弘扬志愿精神 彰显检察风采 ——广安区检察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0发布时间:2014-09-11

    近年来,广安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单位文明建设、激励干警成长的重要途径,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注重实效的扶贫帮困、关爱未成年人、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用无私的爱奉献社会,以温暖的情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示了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一、加强宣传,规范管理,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广安区检察院将开展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亮点,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通过大厅宣传栏和检察内网专栏,深入宣传志愿者的行动纲领、行动口号及开展志愿活动的意义,树立志愿者典型,逐步扩大检察干警对志愿服务了解面,引导干警通过做好事、献爱心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二)规范管理,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服务队报名登记、服务记录、年终考核等机制,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院总体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年终有总结,让志愿服务成为检察干警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广安区检察院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目前已拥有固定成员62名。

    二、立足职能,力求实效,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广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的法律专业优势,深入农村、机关、企业、学校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一)法律服务进乡村。广安区检察院将法制宣传与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咨询等工作相结合,组建了法律志愿服务队,深入辖区内各个乡镇,采取设点宣传、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宣传讲解检察职能,收集涉检信息,摸排举报线索,排查化解涉检矛盾纠纷,对新任农村“两委”成员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教育。2014年送法下乡15次,向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检民联系卡700多张,围绕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金发放、耕地补偿、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为数百名村民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

   (二)法律服务进校园。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犯罪日益突出的问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广安区检察院持久开展“关爱青少年、送法进校园”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深入辖区中小学举办法制讲座,通过鲜活的案例,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深受师生欢迎。同时,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开通了未成年人法律咨询热线。推行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轻微案件适用酌定不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促进案件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建立健全“关工委“工作机制、建立帮教档案、不定期回访和心理及行为矫正等多项措施,多管齐下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改造,通过教育和关爱预防其再度走上歧途。

  (三)化解矛盾促稳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安区检察院以“发动和依靠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枫桥经验”为指导,以走基层活动为载体,主动将检力下沉,开展“下访、巡访”活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制定《开展领导接访下访包案活动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巡访和预约接访、点名接访制度。全面细致排查不稳定隐患,对涉稳案件开展案件风险评估,制定稳控化解预案,从源头上化解涉检矛盾纠纷。2014年排查不稳定因素13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7件。

  (四)加强预防教育促廉政。志愿服务队采取座谈会、讲座、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到金融、烟草、教育、卫生等案件易发多发行业系统开展廉政教育,达到以案说法、以案促防、以防促廉。如给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上暑期廉政教育课,深入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区信用联社开展检企共建活动等。近三年,检察志愿者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举办大大小小警示教育讲座20余场,到农村基层举办涉农职务犯罪成果巡回展览5场。

    三、拓展渠道,延伸触角,打造检察志愿服务品牌

    广安区检察院不断丰富便民服务载体和措施,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检民联系,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积极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广安区检察院不仅是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更是文明风尚的引领者。检察干警立足公益、结合本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面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

    一是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党员志愿者每周利用休息日到联系社区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创文宣传、法律法规宣讲和法律咨询活动,协助社区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矫正人员帮教等工作;协助社区排查小区安全隐患,整治环境卫生,纠正乱停乱放、牛皮癣、小广告等问题;走上街头,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倒污水、乱挂乱贴、越线等候、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关爱社区重病、孤寡、空巢老人,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主动送去节日的祝福和亲情陪伴。

    二是组织干警在人流集散量大的龙马商业广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现场释法答疑、现场接访等方式,宣传公民道德知识、文明市民常识及与生活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守法规、讲文明、树诚信。活动现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咨询、学习,共发放宣传单4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0余次,解答群众疑惑80余条,收到群众举报2件,化解矛盾纠纷4起。

    三是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小平故居、红色文化影视城等景区开展法制宣传暨文明劝导活动,引导市民和游客文明出行,并主动提供法律咨询、文明宣传、帮扶等志愿服务,共发出法制宣传资料500份,文明旅游倡议书200份。在小平故居,志愿者成功帮助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找到了家人。

   (二)坚持开展“橙丝带”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区检察院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蒲莲乡贫困孤残及留守儿童22名。新学期开学,为孩子们捐赠价值2000余元的新书包、新书和文具。“检察官妈妈”李佳听说帮扶对象伍练练因贫困想要放弃学业,冒雨赶往蒲莲乡中学,鼓励他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并留下联系电话,说有困难可随时找她,还当场掏出200元钱塞到孩子手里。志愿者还根据城北社区提供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为2名困难留守儿童量身定做了特别的亲情陪护计划,在节日和双休日,检察官妈妈轮流为孩子提供法制教育、心理辅导和课业辅导。

   (三)大力开展扶贫助困活动。2014年,检察志愿者与联系乡镇特困户结成联系帮扶对子35人/19对,捐赠化肥、大米、食用油等生产生活资料和慰问金价值2万余元,慰问空巢、残疾和孤寡老人、贫困党员、贫困优抚家庭等43户,看望慰问癌症患者3人。继对定点扶贫村蒲莲乡金城村“两委”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围墙、厕所等设施进行整治改造,建起农村书屋、乡村卫生室、远程教育活动室后,又为贫困村蒲莲乡太阳村争取到6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造2.6公里的通组路。

    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一路走来,广安区人民检察院干警以自身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影响、改变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以及这座越变越美丽的伟人故里小城。对检察干警而言,志愿服务行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